「放眼未來,成就現在」賽門科技公司以科技業背景延伸至農業生物科技,研發出一次性光學混光專利LED植物燈模組,為解決人類糧荒、太空計畫擘畫遠景。
當人類面臨核災,為求避災而建立的長期室內避難所,或未來執行太空移民計畫時,想取得蔬果等農作米食,在密閉黑暗空間,有效的人造植物光源將成生存的必備要件,也是維生的重要設施。或許這些都是極複雜且尖端的科技領域,但科學家們正在過程中找到定位、建立雛型,逐步揭開奧祕的難題面紗,為人類尋找更寬廣的空間。
為此,主要生產LED封裝材料及高導熱模組的賽門公司,在分析鹵素燈、高壓鈉燈、螢光燈、LED燈等各種不同燈具光源對植物光照效果後,決定以冷光源、高亮度、低耗電、壽命長、可調節紅、藍、遠紅光比例,並能選擇特定波長的LED植物燈為發展光能產業主軸,並推出一次性光學混光專利LED植物燈模組,於今年初完成桃園蘆竹鄉LED植物燈示範農場,為新興植物工廠產業注入更多活力。
一次封裝 避免效率遞減
賽門公司表示,由於單晶封裝方式的有效混光區受藍光LED封裝角度影響,傳統LED-LAMP或金屬支架型LED排列混光有效區域受限,即使放大角度到120仍有區域R/B混光比例不同的問題,及從1R到8R1B並存的亂象。為維持植物生理有效R/B混光比例,該公司發現一次光學封裝方式相對簡單,並可避免多次光學機構設計所產生效率遞減問題,極為重要,且為維持適當混光比例,該公司LED植物燈都採多晶封裝形式生產。
由於人類視覺模式的螢光粉,能增加植物生理需要的光量子數有限,肉眼所見其混光顏色雖類似,但其光衰速度很快,甚至有的60天就會減少40~60%,一般市售螢光燈管及省電燈泡或其他螢光型式的植物燈都有此缺點,故賽門公司設計的LED植物燈都避免使用螢光粉。
部件皆可更換 降低成本
雖然LED燈所需660nm價格遠高於普通晶片的七至十倍,但LED使用壽命長達4~5年、散熱器外殼更久,只有電源供應器較難超過2年,為降低製造成本以利市場推廣,賽門公司的植物燈都採DIY模組化發展,產品分為LED光條、電源供應器與散熱外殼三個部件,使用過程中那個部件故障就換那個,不必整組都換,可有效降低使用成本。
目前該公司產品已成功外銷歐洲,而一般較不易栽植的草莓,也已試植成功,是國內首例,且以網式室外補光方式栽植,可完全不用農藥,對一般民眾常質疑栽植草莓過度使用農藥而不敢食用的疑慮,將可迎刃而解,有效提升精緻農業成長空間。
但因植物燈應用範圍極廣,為符合市場各層面要求,賽門公司正以策略聯盟方式擴大與燈具廠商合作開發各型不同用途的燈組,提供不同領域的特殊市場植物燈需求。

<摘錄經濟> 2011/06/14

未上市股票相關資訊查詢~未上市股價諮詢~未上市相關服務

電洽0987-454380&小姐~誠摯為您服務

若有【未上市】的資訊提供或交流,歡迎您來電指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